「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描述的是第一部中的主角年青人在受到阿德勒思想感召並實踐三年後充滿挫敗感前來質問哲學家, 希望再度透過辯論來釐清阿德勒思想倒底是不切實際的理想還是具體可行的作法 ? 書中的討論主要環繞在3個議題上: 教育的本質, 理想的人際互動型態與人生的任務. 我把書中的重點文字摘錄如下
內容目錄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目的與入口
康德說過仰賴「他人的指示」過日子是比較輕鬆的。不必思考太過困難的事,也不必為失敗負責。只要宣誓一定的忠誠,一切麻煩事都有某人代為承擔。人類之所以無法自立,並非因為欠缺理性,而是無法擁有相信自己的決心與勇氣。因此教育的目標是「自立」, 教育的入口是「尊敬」.
在書中定義的「尊敬」是
- 「如實看待他人」. 了解他人的存在是獨一無二, 沒有絲毫否定、強求,如實接受他人「像他自己的模樣」
- 不試圖改變或操控眼前的他人並給予尊重. 也就是守護對方的尊嚴、寄予關心.
當一個人「現有的樣貌」能獲得他人接受時,會因此得到莫大的勇氣。接著藉由自我的認同, 自己決定自己的價值獲得「自立」的決心與勇氣。教育的工作是朝向自立發展的「協助」而不是「介入」。
賞罰教育是一種不當的介入
賞罰教育其目的是讓孩子順從, 但孩子若是以「受稱讚」或「不被責罵」為目的而順從最終仍然無法讓孩子達到自立. 但否定賞罰並不是要我們無視於法律或規範。而是規範必須經由民主程序來制定。對於違反規範的孩子, 我們大人所要做的不是責罵,而是教導;不是情緒性的,也不是用大聲嚷嚷的方式,而是用理性的說法聚焦在他們的「目的」上,和他們一起想想「今後該怎麼辦」。尊重孩子的決定,從旁協助。而且讓他知道,你隨時都準備好提供協助,保持一種不過分靠近,卻足以協助他的距離,在一旁守候。就算那項決定最後是失敗的,孩子也已經學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可以選擇」。
對說服爭取認同感到厭煩的人,還有那些認為在爭辯中毫無勝算的人他們最後選擇的溝通手段,不是獎賞就是暴力。而暴力是成本最低、最輕鬆省事的溝通手段。因為覺得用語言和學生溝通太麻煩,想盡快讓對方屈服,所以責罵他們。以憤怒為武器、拿著一把破口大罵的槍、用權威的利刃逼近對方。這是身為教育工作者既不成熟又愚蠢的態度。憤怒,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緒。」但包含責罵在內的「暴力」,就是顯露出人類不成熟的溝通方式。孩子們對這部分也十分清楚。在受到斥責的時候,不同於對其他暴力行為的恐懼,他在潛意識裡便會洞察到「這個人是不成熟的」。 你會「尊敬」一個不成熟的人嗎?又或者,你能從一個對你暴力威嚇的人身上感受到自己受「尊敬」嗎?伴隨著憤怒與暴力的溝通裡,沒有尊敬;非但如此,只會招來輕蔑,讓孩子產生更多的脫序行為。這就是為何阿德勒否定賞罰教育的原因。
理想的人際互動型態
歸屬感
打從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開始,我們就過著群體生活,與夥伴合作捕捉獵物、養育孩子。因為脆弱到無法單獨存活下去所以創建了共同體,總是冀望與他人之間有所「關連」,就是所謂的認同, 也就是「歸屬感」。無論何時、在任何狀況下,取得特別的地位,不要成為「其他大多數人」,唯獨自己可以待在這裡的歸屬感是必須確保,不能有所動搖的。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類所抱持的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歸屬感」。只是「歸屬感」可以藉由他人或是自我的認同得到
- 他人認同: 藉由受他人稱讚、獲得認同,會在瞬間感覺到「價值」。但由此得到的喜悅等感受,充其量不過是來自外在的東西,因此自己將置身於「依賴」的處境,過著永遠追求,卻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生。(「被討厭的勇氣 第一部」中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同)
- 自我認同: 藉由自己在共同體中利己與利他行為的貢獻, 認同自己是有價值的。
爭奪歸屬感導致的脫序行為
個人在尋求「歸屬感」也就是追求「要在共同體中確保獨特地位」的過程中,可能產生不同階段的脫序行為,分成下表的五個階段。大多數脫序行為會停留在第三階段的「權力鬥爭」上。要求稱讚、引起注目,還有權力鬥爭。這些全都是「希望對方更尊重我一點」的乞求愛的表現。然而在知道這些愛的乞求無法實現的瞬間,人會突然變成尋求「憎惡」與證明自己無能。
階段 | 脫序行為 | 動機 |
---|---|---|
第一階段 | 尋求稱讚 | 他們並不是表現出「好的行為」,只不過是在做「能獲得稱讚」的事, 進一步來說,就是「在共同體之中取得具有特權的地位」 |
第二階段 | 引起注意 |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行為動機並不是「要當壞孩子」,而是「引人注目」。以「調皮搗蛋」來贏得注目獲取特別的地位 |
第三階段 | 權力鬥爭 | 「反抗」並進入「權力鬥爭」 |
第四階段 | 復仇 | 對那些不認同這個無可替代的「我」、不愛我的人,進行愛的復仇。既然已經知道對方是不愛我的,那麼乾脆就厭惡我吧!在想法上會變成要對方「在憎惡的情緒中,給我關注」。 |
第五階段 | 證明自己無能 | 與其一邊想著「或許能辦到」,一邊去處理課題,結果遭遇失敗,不如一開始就認定「不可能辦到」。因為這麼一來,就不必擔心遭受更嚴重的打擊。 |
在第一與第二階段時, 教導的重點在於不要聚焦在他們表現出什麼「好的行為」,而是多注重平日細微的言行舉止,並且關注他所「在意的事」、寄予同理心,讓孩子知道即使自己不「特別」,也同樣有價值。
在第三階段, 孩子可能會用粗口謾罵來挑釁父母師長,有時候也會大發雷霆胡鬧一通,甚至偷竊、吸菸等等,毫不在乎地觸犯規定。如果是觸犯法律的問題,就必須依法應對處理。但是除此之外的情況,一旦察覺到是一場權力鬥爭時,就該立即從對方的球場上退出。責罵當然不用說了,就連臉上顯露出生氣的表情,都算是站上權力鬥爭的球場。
在第四階段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們,不會選擇正面交戰。他們策畫的不是「壞事」,而是一再重複「對方討厭的事」。 像是跟蹤、騷擾,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復仇。對於不愛自己的人,要用愛的復仇企圖藉由「憎惡」「討厭」,想辦法與對方維持連結, 藉著傷害自己、毀損自己的價值,控訴「我之所以變成這副樣子,都是你害的」。假如你班上有那樣的學生,你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向你報仇」。你越是伸出手,他越是覺得復仇的機會到來,只會讓對方的言行態度變得更嚴重。到了這種地步,只能向毫無利害關係的第三人尋求協助而已;也就是交由其他老師或學校以外的專業人士來幫忙。
在第五階段的孩子用盡各種方法和手段來「證明」自己有多無能。毫不避諱地扮演一個傻瓜、不論做什麼事都無精打采,再怎麼簡單的課題都不願意去處理面對。不久之後,連自己都對這個「扮演傻瓜的自己」深信不疑。
由競爭關係轉為合作關係
阿德勒認為稱讚會在共同體中引發競爭,灌輸並養成孩子們「別人是仇敵」的生活型態,在強弱或優先順位上爭奪歸屬感的競爭過程,最終將導致在共同體中產生脫序行為,因此建議停止賞罰教育、不讓競爭的種子萌芽、從班級裡排除競爭法則,依照合作法則來經營,學生們就會養成「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樣的生活型態。下圖中「橫向的伙伴關係」即為理想的人際互動方式, 最終將讓共同體中的每個人達到自立.
人生的任務
阿德勒所說的「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這句話的背後隱藏了「所有喜悅,也是人際關係的喜悅」。個人在社會上生活所必須直接面對的3個課題,稱為「人生的任務」:
- 「工作的任務」
- 「交友的任務」
- 「愛的任務」
工作的任務
對阿德勒來說「工作]是與「生存」有著極大關連的課題,所謂的「工作]就是為了在地球這個嚴苛的自然環境中存活下去的生產手段,並且因為需要有效率的勞動所以分工合作形成社會。「工作的關係」是人類為了補償各自身體上的劣勢而獲得的絕無僅有的生存戰略。這是分工的關係,也是「工作」的關係。
分工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人類的「利己之心」但是追求「利己」到極致的結果,會和「利他」有所連結 (亞當·斯密)。 為了要與他人「分工合作」,就必須相信他人。一個讓你心存懷疑的對象,是無法攜手合作的,所以「工作的關係」中沒有「不相信」這個選項。只是這個相信是所謂的「信用」關係。「信用」就是在附帶條件下相信對方。好比說跟銀行借錢的時候,銀行當然不會無條件把錢借出去。銀行會要求我們提供不動產或是保證人的擔保,再借出與擔保品價值相符的金額。總之,不是相信「那個人」,是相信那個人所擁有的「條件」。
「工作的關係」中個人的價值是由他對那份工作「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以及根據他「如何徹底執行在共同體分工中所擔任的角色而決定」,不是以「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來判斷。不論是一國的宰相、企業的經營者、農夫、工廠勞工,甚至是一般很少被當成職業看待的全職家庭主婦,所有的工作都是「共同體之中必須要有人去做」的,我們不過是各自分擔而已。因此如果是不具價值的工作,或是在工作關係中產出物沒有任何人需要的個人,不久便會遭到淘汰。能夠不被淘汰而留存下來的,都具有一定的價值。
交友的任務
交友關係則是「信任」的關係,不是相信對方擁有的「條件」,而是相信「對方本身」,不附加任何條件。相信,並不是什麼都照單全收。關於對方的思想信念,或是他所談論的話語,我們要抱持懷疑的態度,要暫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這並非壞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驟。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該做的是即使對方說了謊,我們也要連帶說謊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這個人。
如果現在我們無法相信他人,這是因為無法如實接納自己,始終處於不安之中,才會完全只在意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我們必需要先如實接納自己(不管是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部份),保有豐富的心靈,先信任自己,才能寄予他人尊敬、寄予信任做到信任他人。
教育的入口就是尊敬,然後所謂的尊敬就是「如實看待他人」, 也就是信任。基於信任的關係,就是交友的關係。因此教育是一種「交友」關係, 如果以「工作」的態度在面對學生教育上是不可能順利進展的。 像是不信任孩子的父母,勸誡孩子一堆有的沒有的事,但就算那些話是正確的,孩子也無法接受。甚至可以說,越是正確,越讓孩子想反抗。為什麼要反抗?因為孩子認為父母完全不在意自己、不信任自己,不過是照本宣科在說教。
愛的任務
在工作的任務之下流動的,是「我的幸福」,也就是利己之心。針對「我的幸福」追根究柢的結果,將會和某個人的幸福連結在一起 。讓交友關係成立的則是「你的幸福」,不要求對方提供抵押擔保,無條件給予信任。然而愛的任務不是追求利己的「我的幸福」,也不是期許利他的「你的幸福」,而是構築不可分的「我們的幸福」。
愛的是與不是
愛不是
- 陷入的愛: 這是一種和占有欲或征服欲沒什麼兩樣的情緒. 本質上與物欲相同。
- 性欲驅使下的動物性的愛: 這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流傳後世的生物學上的衝動。
- 等待「命中注定的人」。
愛是
- 是一種基於信念的行為。是積極主動的愛的方法,我們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然後也是因著愛他人,才終於能發掘出社會意識。
- 所謂的結婚,並不是選擇「對象」而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謂的「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打造的。
孩童時代的我們,是藉由自己的「脆弱」在支配大人。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到,「我」必須受父母喜愛,才能活下去(也就是尋求「歸屬感」)。為了能討人喜愛於是摸索著該怎麼做才能引起他人關注、怎樣才能成為「世界的中心」貫徹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型態。但所謂「愛的能力」就是擺脫兒時的生活型態,了解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從頑強執著的自我中心解放出來,不再以自己為「世界的中心」。一開始我們會透過工作關係,真實感受到自己對他人有所用處,我們會藉由交友關係,真切體會到自己對他人有所幫助,體驗到幸福。接著我擁有了「變幸福的勇氣」,去愛某個人、選擇自己的人生,幸福成為「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並且在日複一日平凡、混沌、嘈雜、衝突不斷的日常生活考驗中一心一意不斷朝著「最美好的離別」去努力,這就是所謂的「愛的任務」。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與影響
「被討厭的勇氣 第一部」是我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一本書,書中關於目的論、 課題分題、社會意識與人生意義…等顛覆了我原本的價值觀(重點摘要在此)並且對此理想境界心向往之。然而在日常的實踐中不免懷疑要多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此境界呢? 不過續作「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作者從歸屬感出發,逐步梳理教育,競爭與合作, 脫序行為,教育並連結到首部曲中的社會意識以及人生任務. 了解這之間的邏輯鏈條之後給我有了更多勇氣來實踐阿德勒心理學。
有人問德蕾莎修女:「為了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修女的回答是:「回到家裡,珍惜你的家人」。確實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可是「要維持單純卻很困難」。因為「平凡無奇的日子」就是考驗。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幸福的勇氣專注在此時此刻,在日複一日平凡中不斷朝著「最美好的離別」去努力。
我極力推薦「被討厭的勇氣」這兩本書給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