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聰明的做筆記 - 卡片盒筆記法
2022 Aug 27 閱讀與思考 數位生活
我對於學習的看法
在我小時侯,父母可以一份工作做到退休;然而現今職場的環境年青人有更多的機會,例如:區塊鏈,大數據,自媒體,電競選手。除了個人的機會愈來愈多之外,就算是在企業內工作,技術和工具的迭代速度也愈來愈快,一個經驗用個3~5年可能就要跟不上時代了。要擴大(甚至保持)自己的能力邊界,持續學習是唯一的選擇。更明確的說:
- 學習是為了擴展自己的認知邊界,打開自己的視野。
- 學習是為了取得某個工具來解決特定的問題。
- 學習是為了有基礎知識,方便我們和實際執行者溝通;有效率的解決問題。
從資料到智慧的階段
要擴展我們的能力邊界,擴充思考模型,有些人會廣泛的閱讀(在書上劃重點)或是做筆記。可惜的是,這些動作對於知識內化幫且不大。物理學家費曼說:「知道事物的名稱,和瞭解某件事物,中間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學習的本質是理解;而理解是用有意義的方式連結己知的知識,我們只能記住自己理解的事情。如果能進一步觸類旁通的把學到的知識和過往經驗連結在一起就是內化了;甚至能深入淺出的闡述出來成為一家之言。「模仿一個人是抄襲,模仿一百個人是風格」。當我們能在一個知識點上連結各種不同的觀點並綜整出自己的看法時,我們就成為專家了。
傳統筆記法遇到的困難
筆記分類的侷限
當我們在吸收資訊時,我們會藉由歸納法來降低複雜度以利於理解並掌握知識。所以很自然的我們會想去對記錄下來的筆記進行分類。但是當筆記數量愈來愈多時,我們會發現愈難歸類筆記;也愈難找到筆記。當筆記系統愈來愈難使用的時候,這些筆記就只是一堆相互沒有關聯的知識孤島罷了。臨到需要使用的時候,我還是上網Google從頭找起。
不知道如何維護筆記
我們平常接觸到許多書中或是各種課程中的好觀念都會想要記錄下來,但是這裡馬上會遇到2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如何分類我記下來的文字(或是檔案);第二個問題是這個筆記記錄下來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畢竟許多的知識在我們記錄下來的那一刻只知道它們對我們「未來」的人生是有幫助的,但我們並不知道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場景下運用到它們。正因為我們不知道記錄筆記的下一步要做什麼,以及如何把知識轉變成具體的行動,所以我們對於這些筆記的保存與維護就不知從何下手了。
寫作是內化知識並克服思考惰性的方法
除了資訊輸入時的保存問題,另一個我們會遇到的困難就是要如何內化。有一句話叫做「聽過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充分說明了要把學到的知識內化有多麼困難。世界上沒有記憶麵包,我總是在學習,遺忘,再學習,再遺忘中往返。我們潛意識中有一種觀念, 即是要非常努力, 用強大的意志力克制自己才會有豐盛的成果。所以為了學習過程中轉化率低的問題,我會藉由在書上劃線或是反覆閱讀來增加印象。但是事實一再証明,這種直球硬拼的方式對於知識的內化起到的作用極為有限。那要怎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呢?
內化知識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把學到的知識,思考、理解後透過自己的話說出來,寫成文章公開發表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路徑。既然是公開發表,我們會嚴謹的確認文章中的各知識,論述和論據的正確性。是否存在邏輯矛盾。透過分享的過程自己對於這個知識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另外,寫作也是幫助我們思考的手段,我們把頭腦中的想法、觀點寫出來的過程也同時在思考、理解、建構自己的論述。寫作能視覺化的去觀察這些想法在邏輯上是否有漏洞,能逼自己面對混亂的思緒,幫助我們找到結論。
大腦的惰性是獨立思考最大的敵人,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設法讓接收到的資訊分類到過往經驗中,如果新的資訊無法被歸類,大腦可能自行修改記憶讓其符合預期甚至刪除掉。為了避免大腦的惰性,要確保自己真正看清眼前的東西,而不是預期所看到的東西;我們需要把它視覺化的寫出來和過往的經驗進行比對,讓我們的大腦無法迴避的去面對它。
寫作是一個巨大的任務
寫作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卻不是一個線性,而是反覆疊代的過程,例如我們查找許多文獻書籍,與伙伴討論然後在某個時刻靈光一閃出現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每一次迭代都是某個時刻看到某個結果才能決定接下來要怎麼進。當有足夠多的洞見和論述時,我們才會將其整理成公開發表的文章。所以要公開發表文章是如此一個大的任務,它寫要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中切換, 閱讀,思考,理解,獲得想法,尋找連結,辨別專有名詞,找適當的文字或字眼表達出來,建立文章架構,組織,修正與改寫。這些步驟都需要不同種類的注意力(專注力),例如:
- 「閱讀,思考,理解」: 理解書中的知識。
- 「辨別專有名詞」:查閱參考資料(字典,網路,...)
- 「獲得想法並將資料加以連結與發展」:
- 把閱讀理解到的知識連結到已知的知識節點,的鑲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 建立知識的聚落,並把不同聚落的相似點連結起來。也包含把論點的例証、文獻和論述本身連結起來。
- 「找適當的文字或字眼表達出來,組織、建立文章架構」:專注在整體論述上面。
- 「撰寫文章主體」:我們把注意力專注在我們的想法並輸出內容。
- 「修正與改寫」:透過不帶感情的讀者之眼,退後一步來讀內容。此時我們會檢查內文有沒有錯字、修整有瑕疵之處、確認架構。
需要好的系統來協助學習
我們的心智資源是有限的,例如專注力,短期記憶以及意志力(又稱作動力)。
- 專注力是一種心智資源,所以我們很難長時間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
- 記憶力也是一種心智資源,人通常可以同時記得的事情不會超過9件事。
- 動力或是意志力也是一種心智資源,每做一個決定都是在消耗我們的意志力。這是為什麼像歐巴馬或比爾蓋茲等人,只穿深藍色或深灰色兩種顏色的衣服。因為他們在早上只要做二選一的決定,把較多的資源留給真正重大的決定。
為了擴展我們的能力邊界,所以我們學習。為了讓知識從知道到內化,克服大腦的惰性所以我們需要輸出和寫作。但是我們的心智資源是如此稀缺,而且傳統筆記方法在知識管理上無法有效管理我們輸入的知識。我們需要一個好的系統協助我們掌握一直不斷在增加的訊息,讓我們用一種聰明的方式把不同的想法組合起來,產生出新的想法並且寫作輸出文章。
一個好的系統的有以下2個特點:
- 有組織的工作流程、可被信賴的環境,每一件事系統都會幫我們顧及到;
- 讓我們不用去記住每件事情,儘量少的處理瑣事,讓我們專注在處理真正重要的部份,它讓我們拿回主導權。
卡片盒筆記法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框架,讓我們從輸入到輸出之間有一個可以依循的方法。只要我們依循這個方法持之以恆,我們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的筆記分類
- 文獻筆記:文獻筆記是當我們在閱讀時,把理解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寫下來的產物。寫文獻筆記是一種刻意練習,讓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論述重述一次,深刻理解閱讀到的內容。它和閱讀文獻的上下文脈絡相關。
- 永久筆記:永久筆記是我們整理筆記時,對於某個知識或是觀點的詮釋。其內容可能來自數篇文獻筆記中部份內容的整理和歸納。一則永久筆記需充分闡釋一個觀點,提供論述和論據。永久筆記可能成為未來撰寫文章內容的一部分,或成為靈感來源。
- 靈感筆記:靈感筆記是暫時性的筆記,只是用來提醒自己有過什麼想法。把腦袋裡冒出來的想法都記下來,或許它會成為一則永久筆記的補充資料。我們需要定期把沒有價值的靈感筆記清除掉以免佔用心智資源。
用關鍵字來連結筆記
筆記放進卡片盒中一個重要的關鍵步驟是挑選關鍵字讓筆記之間連結起來;這些關鍵字我們會把它們當成筆記的索引。
關鍵字的設定非常重要,因為它決定了這條筆記是如何的與其它與筆記連結,也決定了我們會如何找到這則筆記。所以在設定關鍵字時,我們要思考這則筆記會在什麼情境下或是什麼胍絡下被找出來 ? 也就是從使用筆記的角度來思考關鍵字的設定。
卡片盒讓知識在其中相互對話,在整理卡片筆記時,偶爾我們會驚喜的發現同一個慨念在不同的文獻筆記中以相似或是相反的論述出現。在看起來類似的概念之間找到差異,在看起來不同的想法之間找到連結。或許就是這些差異或連結可以用來改善或是解決困擾我們許久的問題,而這就是創意或是創新的本質。
分享見解
當我們採用卡片盒筆記法時,我們會用文獻筆記的撰寫來重新闡釋閱讀到的知識,並透過筆記中的關鍵字來聚合出感興趣的主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想法,輸出成為永久筆記。 隨著筆記的數量愈來愈多,我們的知識體系隨之成型。由於這些知識都儲存在卡片盒中,所以我們可以放心的把記憶的工作交給它,減少記憶力的耗用。
過了一陣子,當想法發展得夠多了,我們便可以依據卡片盒中擁有的資料來決定分享的主題。此時我們的內心是安心的,因為要分享的主題以及各種論述、事例、參考資料都己經在卡片盒中準備好了。此時需要做的事情是構思論述大網,然後把分享主題相關的(永久或文獻)筆記複製貼上到內文中;按順序排成草稿。或許有些立論還需要查找資料進行填補,也或許我們可以悠哉的等待另一個時刻的到來,用一個旁觀者的視角重新審視草稿直到滿意。
當我們學習的目標是公開分享時,我們會要求自己盡可能的寫出具有說服力,前後邏輯自洽並以事實為依據的論述。而我們分享的知識也能受到社群的檢視,取得反饋。因此在這個分享見解的結果就是我們能最大化的把輸入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成為了自己的一部份。
結論
卡片盒筆記和傳統分類筆記的差異
卡片盒筆記法的特性是筆記數量愈多優勢愈大,與主題分類式筆記的特性剛好相反(同一主題的筆記愈來愈多,愈來愈難找資料;或愈來愈多分類不知如何歸檔)。而卡片盒筆記法能成功,需避免以下的錯誤:
- 所有筆記僅止步於靈感筆記的程度,沒有用自己的話語轉譯成文獻筆記或是永久筆記。
- 沒有區分永久筆記和靈感筆記,靈感筆記在記錄之後務必在短期內消化新增或增補到某個永久筆記後刪除掉, 以免稀釋掉珍貴的永久筆記。
卡片盒筆記讓我們專注在學習上
寫成文章公開發表是一個好的學習路徑,透過卡片盒筆記法的筆記類型,把寫作拆成筆記(文獻,永久)的寫作和最終文章的寫作。把一個巨大的寫作任務拆成每天零碎的時間和專注力就可以處理掉的任務。再利用筆記之間的索引關鍵字讓我們可以辦識出事物的相關性,不會拘限在慣性中、能以新穎的角度看待事情。由於知識都儲存在卡片盒中,我們可以關鍵字輕易找到,並且透過固定的流程,標準化的筆記格式來維護我們的筆記,這也大大的節省我們的心智資源。
「閱讀,思考,理解」階段:
- 只需要專注把閱讀,思考與理解。
- 用自己的話重新闡釋閱讀到的知識成為文獻筆記,標記出來源和關鍵字。
「獲得想法並將資料加以連結與發展」階段:
- 整理文獻筆記並針對個別知識點整理成一張張精簡的永久筆記。一則永久筆記交代好一個觀念,並加上關鍵字。我們可以利用每天零碎的時間和專注力即可逐步累積閱讀到的知識。
- 透過關鍵字(索引)的設定,各筆記之間能聚合出我們感興趣的主題。並且讓知識在卡片盒中相互激盪,相互辨論,在卡片連結的同時,我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愈來愈全面。
「撰寫公開文章」
- 「找適當的文字或字眼表達出來,組織、建立文章架構」,「撰寫文章主體」: 當某個主題的永久筆記累積到一定數量,我們可以把各卡片中論點複製貼上,並依邏輯順序排列成為文章的草稿。此時,我們會專注在整體論述上面。
- 「修正與改寫」:草稿完成之後,我們著重在文章各論點之間的串接,以及細部的文字表達。
卡片盒筆記法是德國的社會學家Niklas Luhmann(1927-1998)的做學問方法。這位學者在他的一生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當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這套方法沒有固定的筆記格式或是死硬的規定,它只給出了一個架構(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並定義出這三種筆記類型的關係。我們可以自由的在這個架構下使用實體筆記本或是數位筆記本來打造出合適自己的工作流程。只要我們依循這個方法持之以恆,我們就走在正確的正確方向上。
建議的數位工具
這篇文章中提到我是使用Roam Research來實現卡片盒筆記法的,不過現在已經有了更多免費的工具選擇了,例如Logseq。相對於Roam Research,Logseq的優點是免費,並且筆記(以及檔案)放在電腦本地;若要跨裝置使用,檔案也可以放在雲端硬碟來實現。不過缺點是有些人工作的公司網路會擋掉個人的雲端空間(例如我),所以沒有這個問題的人使用Logseq是非常合適的。提供給想用卡片盒筆記法管理知識的伙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