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是2位日本作家(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藉著描寫一位憤世忌俗的年輕人去拜訪一位哲學家,透過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論辯, 來闡釋阿德勒心理學思想。這5個晚上的主題分別為:
- 心理創傷是否存在?
- 人生的煩惱從何而來?
- 如何割捨別人的課題?
- 個人如何與世界相處?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一夜又一夜過去後, 年青人終於被哲學家說服, 如果具備勇氣, 人人都可以在這無比單純的世界,得到幸福.
內容目錄
否定心理創傷
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 不認同因果論, 因為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卻可以更改對於事實的主觀解釋. 而我們要怎麼解釋客觀的事實, 又是基於我們的目的而來. 所以人人都可以改變,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 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 沒有勇氣選擇改變生活型態所以只好繼續保持原狀、繼續和「不滿」糾纏不清.
阿德勒同樣否定情緒對人的控制, 因為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 例如服務生不小心打翻了咖啡, 於是先有了要大聲責罵的這個目的,也就是想藉由大聲責罵讓犯了錯的服務生屈服,照你說的去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捏造了憤怒的情緒做為手段。或許有的人會說自己情緒上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但為什麼在憤怒之下的行為是大聲責罵而不是拿刀傷人呢? 又假若打翻咖啡的不是服務生而是自己的上司, 您也會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大聲責罵嗎? 其實人的行為是受目的驅駛, 每個人都可以因為其目的回來找有需要的原因. 這, 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論」.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人際競爭與自卑情節
人, 常會不由自主的進入與他人競賽的情境中. 但人際的關係軸上一旦有「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競爭的勝負都不會幸福, 假設你在爭論中壓制了對方,對方也爽快地認輸了。可是權力鬥爭不會在這裡就結束,在鬥爭中落敗的一方會進入下一個階段。人際關係一旦進入到復仇階段後,當事人雙方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已經是不可能了。另外, 如果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則會落入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所以無法發自內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甚至開始把自己的挫敗, 不足之處當成限制自己努力與成長的藉口. 例如: 因為自己的學歷不好, 所以不被主管器重。
尋求他人的認同
來自人際關係的另一種煩惱, 尋求別人的認同. 當我們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想要獲得別人認同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以「滿足他人的期望」為手段, 最後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因此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課題分離
如果你的人生正面臨著苦惱,這樣的苦惱必然是來自於人際關係, 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為了把人際關係中錯綜複雜的結打開, 阿德勒心提出了課題分離的概念. 所以首先,你必須清楚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就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課題分離的步驟: 首先思考「這是誰的課題?」, 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然後將課題切割分離。冷靜地劃清界線,到哪裡是自己的課題、從哪裡開始是別人的課題。 接下來,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 課題的分離並不是要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為了把人際關係中錯綜複雜的結打開。因為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介入別人課題的例子
書中舉出2個錯誤的介入別人課題的例子:
沒收孩子學習的機會:
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始終無法順利綁好自己的鞋帶。對一個忙碌的母親來說,與其等他綁好,還不如主動幫他綁比較快, 這種介入一再重複的結果,就是孩子什麼也沒學會,並失去了面對人生任務的勇氣。阿德勒說:「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
賞罰教育
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就會得到讚賞;萬一做出不當行為,則要接受處罰。阿德勒對這樣的賞罰教育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因為實施賞罰教育後,將衍生出一種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我,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如果沒有人處罰我,就做出不當的行為。」
每個人在共同體中都是平等的夥伴關係
對自己以及共同體應具備的心理認知
為了與世界和諧相處, 阿德勒提出個人應具備的2個心理認知:
認同自己是有能力的
也就是有能力決定你生活型態(人生態度)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把群體中的其它人當成夥伴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性別、年齡、知識、經驗、外表,可以說根本沒有人是一模一樣的。不過,我們大家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
人際關係的入口是「課題分離」,終點是「把別人當成夥伴,形成橫向的關係, 主動積極參與對共同體提供價值, 獲得歸屬感並感覺有自己安身的地方」。阿德勒的觀點「我」雖然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可是這個「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別人是否要依我的期待行事是其它人的課題. 若是誤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往往會忍不往落入干涉其它人課題的陷阱中. 所以對於共同體中的其它人, 交往的方式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對其它人產生價值。是「鼓勵」、是坦誠的感謝、敬意或喜悅其它夥伴提供的價值, 逐步找出與共同體中其它人交往合適的深度還有距離
在共同體中找到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書名上的勇氣二字正是貫穿了全書的關鍵, 只要我們有以下的勇氣, 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的人生. 而世界也會無比單純:
- 有勇氣面對自己的自卑感而不歸究於環境與情緒
- 有勇氣擺脫尋求認同的慾望, 接受被別人討厭的事實
- 有勇氣甘於平凡, 認真而謹慎地專注在當下自己的課題.
然而要怎麼得到勇氣呢? 阿德勒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具備社會意識, 也就是個人在共同體中要能做到, 「接納自己」, 「信任他人」, 「貢獻他人」
「接納自我」
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由於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
「信任他人」
只要相信別人,則世界將變得很單純,否則就是有擔保或是有條件的信用關係。只要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相對的,若能藉著「信任他人」擁有與他人建立深厚關係的勇氣(與他人成為夥伴),你在人際關係上所獲得的喜悅,還有人生中的快樂也會增加許多。
「貢獻他人」
放棄對「我」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讓自己在共同體中產生價值. 不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就能生長出生存的勇氣。因為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這就是幸福的定義。
對於共同體的補充:
書中對於共同體的概念, 有以下2點的補充:
反對上對下的「縱向關係」
相對於夥伴之間的橫向關係, 阿德勒反對上對下的「縱向關係」. 因為以縱向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必須介入它人的課題。認定對方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 並藉由介入將對方導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其交往的方式往往是賞與罰, 稱讚或責備. 不過就是「要給糖,還是抽鞭子」的差異而已,背後的目的都是上對下的操控。都是混肴了人際之間的課題.
無限大的共同體: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困難、找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而不是堅守眼前的小共同體或是退守到更小的共同體中。一定還有其他的「我和你」、其他的「大家」等更大且適合你的共同體存在。
人生的意義,自己給予
人生的意義是改變世界? 還是達成某種成就或是特定人生目標呢? 書中提出人生如果就像一場登山的活動,倘若只著眼在某個短暫的攻頂瞬間. 那麼人生一大半在「半路上」的時間不過是無所謂的「虛假人生」。如果始終到不了山頂,這個登山行動就宣告失敗。可是當目的不在攻頂,而是登山的時候,最後有沒有到達山頂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體驗了那個過程, 以及享受了每一個美好的當下.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沉溺於過去、不斷張望未來,無視於「當下」,只顧著摸索那根本不存在的過去和未來。我們能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嗎? 「平凡」並不是「無能」. 而是我們的日常. 將燈光聚焦在「此時、此刻」,是為了認真而謹慎地專注在當下可以做的事。 認真地在這一剎那跳著自己的舞,認真地生活。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像跳舞一樣,活在每個終結的剎那中。不必與誰競爭,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你一直跳著,就會到達某個地方。而那個地方, 也不過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過程瞬間. 當你意識到並準備好活出人生的每一個瞬間時, 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看完這本書, 讓我想起美國神學家尼布爾的寧靜祈禱文. 並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有勇氣面對自己的課題
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美國神學家尼布爾
1 Comment
「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 文皓的學習輸出筆記
15 5 月, 2021 at 2:33 下午[…] 「被討厭的勇氣 第一部」是我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一本書,書中關於目的論、 課題分題、社會意識與人生意義…等顛覆了我原本的價值觀(重點摘要在此)並且對此理想境界心向往之。然而在日常的實踐中不免懷疑要多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做到此境界呢? 不過續作「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 | 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作者從歸屬感出發,逐步梳理教育,競爭與合作, 脫序行為,教育並連結到首部曲中的社會意識以及人生任務. 了解這之間的邏輯鏈條之後給我有了更多勇氣來實踐阿德勒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