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創業與獨立開發者必學:用Persona找到你的1000位付費用戶
本文介紹用戶畫像(Persona)如何幫助No-Code開發者找到1000位付費用戶。用戶畫像將抽象目標群體轉為具體人物形象,幫助克服自我參照偏誤、指導功能優先級、統一團隊認知並提供設計基準。文中分享構建用戶畫像的要素與實用方法,並通過「小明」與「美玲」兩個案例展示如何運用畫像指導產品開發與推廣策略,最終實現可持續收入與成功商業模式。
- 發佈於 2025 Mar 18
AI x 數位自造
No-Code 開發者必讀:應用定位完整指南(附實例與模板)
在No-Code開發中,應用定位是成功關鍵。本文解析三個核心問題:應用解決什麼問題、目標用戶是誰、主要價值是什麼,並提供定位聲明模板與案例。文章提醒避免四大陷阱:功能導向思維、目標過廣、缺乏差異化及範圍蔓延。清晰定位如指南針,確保開發決策一致、避免資源浪費,為Bubble專案奠定基礎。
- 發佈於 2025 Mar 17
AI x 數位自造
2025最新比較:No-Code還是生成式AI ? 個人創業者的最佳開發平台選擇
本文比較No-Code工具與AI生成式開發平台的差異。Bubble等No-Code適合無程式基礎的創業者;Cursor等AI工具則助開發者提升效率。隨著技術演進,兩者將融合為更直覺的開發環境,使軟體創作真正普及化。
- 發佈於 2025 Mar 07
AI x 數位自造 個人成長與經營
No-Code 開發示範 : 用 Bubble 三大核心元素構建待辦事項應用
【No-Code開發示範】想學如何不寫程式也能做應用嗎?最新文章帶你了解Bubble三大核心元素(頁面UI、資料Data與工作流程Workflow)如何協同運作,建立一個待辦事項管理應用!
- 發佈於 2025 Mar 06
AI x 數位自造
No-Code 開發思維:三大核心元素如何轉化創意為應用
不會寫程式也能開發應用?本篇Bubble教學解析No-Code開發的三大核心元素:頁面介面、資料結構與工作流程,教你如何用Bubble平台將創意轉化為實際應用。透過待辦清單範例和思考練習,掌握模組化開發思維,輕鬆打造專業網路應用。
- 發佈於 2025 Mar 04
AI x 數位自造
No-Code革命:零基礎入門Bubble.io全攻略 | 從新手到開發者的完整學習地圖與Bubble教學
在數位創新浪潮中,Bubble.io無程式碼平台正徹底改變應用開發模式。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將帶您穿越技術障礙,從零基礎邁向Bubble開發者之路。透過系統化的Bubble學習藍圖,您將掌握無需程式碼即可建立專業應用的關鍵技能,釋放創意潛能,快速將商業構想轉化為現實產品。
- 發佈於 2025 Feb 28
AI x 數位自造
No-Code開發者指南:使用 HTTP Trigger 自建 API 擴展你的應用功能
在Bubble、Webflow等無程式碼平台普及的今日,開發者常受限於複雜運算和資料處理的需求。自建HTTP Trigger API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使開發者能打造完全客製化的後端服務。 透過HTTP Trigger,開發者掌握完整程式邏輯控制權,處理大規模數據和保護敏感資訊,特別適合如財務檢健助手等應用場景。即使需要撰寫程式碼,ChatGPT等AI工具也大幅降低了這一門檻。 部署於Azure Functions等serverless平台,這些API不僅易於擴展,還提供極具競爭力的成本結構,小型應用甚至可完全免費運行。掌握這技能將為無程式碼開發者開創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 發佈於 2025 Feb 24
AI x 數位自造
API是什麼?從生活案例理解API的運作
API(應用程式介面)是現代科技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它允許不同應用程式和服務之間無縫交流與資料交換。就像餐廳中的服務生,API接收使用者的請求,將其傳遞給適當的系統處理,然後帶回所需的答案。 API運作流程包含三個關鍵階段:請求階段(使用者發送需求)、處理階段(API轉發至後端)和回應階段(結果返回使用者)。整個系統由客戶端、API介面和後端系統三大組件組成,協同工作確保資訊安全流通。 透過了解API的運作方式,我們能更清楚地認識到現代科技服務背後的協作機制,以及它們如何支持我們的日常數位生活。
- 發佈於 2025 Feb 24
AI x 數位自造
Coursera 自學指南:善用線上資源打造職涯實力
Coursera由吳恩達和Daphne Koller於2012年創立,旨在提供普及且高品質的教育資源。平台與350多所頂尖學府和企業合作,提供多元學習選擇,從單一課程、專業學程到完整學位課程。 學習者可選擇免費旁聽或付費獲取證書,價格從單課40美元到碩士學位約2萬美元不等。熱門領域包括數據分析、程式設計和人工智能,特別是Google、IBM等企業提供的專業證照,不僅培養實用技能,更直接連結就業機會。 Coursera不只是學習平台,更是彌補技能差距、提升職場競爭力的有效工具,幫助學習者在數位時代實現持續成長。
- 發佈於 2025 Feb 20
知識與學習系統 個人成長與經營
一堂Coursera課程觸發的職場新旅程:從產品經理到數據分析
在技術快速迭代的AI時代,2022年初,我從產品經理轉為數據分析師,面對巨大的技能差距挑戰。一次深夜加班中,YouTube上的Python示範讓我看到了希望。 我在Coursera上選擇密西根大學的Python入門課程,給自己30天挑戰,每晚加學一小時。這些努力不僅讓我將全天工作縮減至幾分鐘,更成為申請Minerva University 決策分析碩士 (MDA)的重要墊腳石。 回顧這段旅程,一個解決工作問題的小決定,竟將我帶到意想不到的地方。改變的契機,往往始於一個簡單的起心動念。
- 發佈於 2025 Feb 18